

10月14日,23机电3+4班6名学生代表走进3+4新生班级,开展学习交流活动。
交流会主题围绕班级管理,学习方法,实训考证和团员发展等。23级班长周子奇首先走上讲台,讲述了如何管理班级以及常规注意事项。从“两操”讲到“三自习”,从班级卫生到考勤管理,他将自己平时的班级管理工作一一娓娓道来。副班长沈昭宇同学重点分享了学校的文体活动。他向新生展示了班级过去一年来参加活动照片和荣誉证书。新生们听得津津有味,现场气氛十分活跃。
紧接着,穆彦希和谢和怡两位同学分别介绍了理科和文科的学习方法。她们以《不负青春,学无止境》为题,分享了自己走进3+4班级的学习感悟。走进3+4,同学们不能有“站一站,歇歇脚”的想法,理科的知识从“知道”到“做到”还需要多整理自己的错题,做一定量的额外练习。文科类要多背诵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如古诗词,文言文。此外,无论什么科目,书写都要注意规范整洁。
仝卿鳞讲述了计算机学习以及实训课的苦与乐,通过他幽默风趣的语言,图文并茂的PPT,瞬间拉近了距离,让现场的同学们热情澎湃。
3+4班级不只是学习,还有职业技能的培养。仝卿鳞同学高一时就参加职业学校创新大赛并市级获二等奖,这极大地培养了他的动手能力,并立志成为新时代的“大国工匠”。
“入队、入团、入党,是青年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”。3+4的学生不仅要在学业上优秀,也要在政治上追求进步。23级3+4班团支部书记孙静怡详细地讲述了团员的光荣使命,入团的具体流程,以及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。
24机电3+4班班主任张继红老师对6位同学精心的准备,精彩的演讲表示感谢。她认为,3+4的学生要充分利用好中职三年的学习时光,为本科阶段及后续的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据悉,“3+4”项目是3年中职与4年本科分段培养,本科为晓庄学院。中职期间,学生要经过一系列转段考试和考核,达到标准,才能转段成功。该项目办学5年来,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。
此次交流会的开展既为新生们指点了迷津,指明了方向,又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,助力他们的成长,成才和成功。(图:张继红,文:谢和怡,编校:宋建飞,审核:马富平)